查看原文
其他

佟小光教授手术病例:学习笔记(二)

赵英杰 神外资讯 2019-07-02


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,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神经外科赵英杰博士带来的随笔:佟小光教授手术病例--学习笔记(二),欢迎阅读、分享!




Top8 复杂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夹闭术

相关链接


复杂BA顶动脉瘤夹闭术 | 佟小光教授团队2017手术病例分享Top10-8


其一,传统与经典。

 

本例手术采用Hakuba入路,即扩大中颅窝底入路(Extended middle fossa approach)。

 

笔者认为,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,Hakuba入路在颅底外科的应用,不断发展、不断完善。三十余年的临床应用,实践与事实均已表明,Hakuba入路,是传统且经典的颅底手术入路。

 

Kawase教授的岩前入路研究,其实也借鉴了Hakuba教授扩大中颅窝底入路的一些基本内核,如middle fossa rhomboid exposure等。

 

近些年来,神经内镜技术与显微镜技术结合运用,又为Hakuba扩大中颅窝底入路注入新的内容与活力。

 

当一个手术入路,传统且经典时,则传统不再意味着“过时”。因为经典,是经受实践检验的结果;因为经典,也意味着青春永在。

 

传统且经典,并不意味着保守封闭。想想几十年前的那些传统且经典的手术入路,哪一个入路不是随着理念与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呢?

 

尊重传统,继承传统,扬弃传统。

 

念及,围绕手术入路的学术争鸣,笔者认为,神经外科医师应建立如下几点认识:

 

1. 不一定存在最佳手术入路。

 

“最佳”,意味着手术入路选择的唯一正确性。事实上,针对同一病例,如果Kawase教授主刀,会选择岩前入路;如果Hakuba教授主刀,会选择扩大中颅窝底入路,可谓殊途同归,条条大路通罗马。

 

Kawase教授与HaKuba教授,都是世界级颅底外科大师,两者运用各自的入路,均可完美实现合适的同一病变切除。我对你错,你对我错?此时,便不存在何为最佳入路的问题。

 

2.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。

 

具体情况具体分析,哲学思维、普适智慧。

 

据病变具体特点,选择合适入路。就颅咽管瘤切除,笔者先前曾反复提及翼点入路仍大有用武之地的观点。唯“额底-纵裂”马首是瞻的认识,是错误的。

 

学会宏观把握手术入路选择的趋势及道理,同时也要学会在微观个案处理时手术入路的具体选择。

 

具体到本例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的手术入路选择,何以术者选择Hakuba入路?

 

笔者认为,至少有5种手术入路可以抵达基底动脉顶端:

 

(1) Yasargil教授:翼点经侧裂入路;


(2) Drake教授:颞下入路;


(3) Hakuba教授:扩大中颅窝底入路;


(4) Kawase教授:岩前入路;


(5) Sekhar教授:额颞眶颧入路。

 

因此,何以选择Hakuba入路,便是广大中青年颅底外科医师的思考题。这要考虑动脉瘤脑血管造影的具体特点,以及瘤颈与鞍背尖端的相对关系等。

 

3. 诊疗平台与自身技术

 

围绕手术入路的学术争鸣,要考虑各自的诊疗平台、自身技术等,也即要考虑环境因素。环境制约决策选择。

 

针对同一病例,地市神经外科,熟悉翼点入路,对额底-纵裂入路相对生疏,因此选择翼点入路切除颅咽管瘤;而各区域神经外科中心,熟悉并选择额底-纵裂入路切除颅咽管瘤。

 

地市神经外科应用显微镜经鼻蝶切除垂体腺瘤,而各区域神经外科中心应用内镜技术进行切除。

 

结合诊疗平台、自身技术,做出不同的入路选择、技术手段选择,其背后是“病人安全”。Do no harm,是医学的伦理根基,更是各外科专业发展的基本要求

 

笔者认为,在学术争鸣中,我们要培养“兼容并包”的精神。


其二,杂交手术与复合型人才。

 

本例手术,先行介入尝试,未果,后而果断转为开颅夹闭,此流程处理,是动脉瘤治疗的“整体化、一体化”思路的贯彻,亦是某种意义上的“杂交手术”理念的贯彻。

 

正如佟小光教授在点评中所述:Extended middle fossa approach可以完整地显露动脉瘤,解剖清楚后夹闭;如夹闭困难,可以Bypass+孤立。此句话,亦是闪烁着动脉瘤“整体化、一体化”治疗的思路。

 

考虑到有可能Bypass+孤立,那么我们在手术入路设计时就不能仅想着夹闭。手术入路的选择与我们的治疗理念密切相关。

 

笔者想用如下小句,概括动脉瘤的治疗:


Aneurysm treatment


Clipping, wrapping, trapping;

Coiling, stenting, stent-assisted coiling;

Sometime bypass.

 

以上这些治疗选择,有时单一选择即可解决问题,有时则需多个选择组合应用,打组合拳,才能解决问题。这无疑需要技术上的“复合型人才”。

 

复杂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的处理,有时需要多种技术复合应用,有时亦需要神经麻醉(深低温等)等配合。

 

看来,培养复合型人才,是大势所趋;加强科室间协作,也是大势所趋。


附佟小光教授阅读本文后的点评:

只有一点争议:显微神经外科解剖学的关键在于了解最大和最小的极限。确实没有绝对一层不变的最佳入路,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及具体分析。


Kawase入路叫这个名字一个是纪念,一个是他应用的非常合理。但了解了其应用范围后,超出的就是新的方法。


Extended Middle Fossa Approch是一个广泛的概念,混合多种处理方法,Kawase方法也是通过这个Approch去处理岩骨尖,迷路后的理念也可以体现,最大的就叫Functional Transpetrosal Approach;学习手术入路就是掌握适应症,一旦选择合理,不必再去摸索,干净利索的应用。就像数学一样,只要条件符合,带入公式,很快出结果;很多称呼:改良的翼点入路、改良的....无非是拓展一些应用领域。


Modified不能译成改良。



相关链接



神外资讯微信公众订阅号可以置顶啦!!!打开手机微信(6.3.16以上版本),找到订阅号中的神外资讯公众号,打开并点击右上角头像,进入神外资讯详细信息页面后,选择置顶公众号,这样您就可以将神外资讯置顶啦!从此,重要信息不再错过哦!


《神外资讯》,未经许可不得转载,如希望转载,请联系“神外助手”。请各微信公众号、网站及客户端尊重《神外资讯》版权,经许可转载文章时请清楚注明来源为“神外资讯”。《神外资讯》,欢迎您转发朋友圈。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